橘柚垂华实
佚名〔两汉〕
橘柚垂华实,乃在深山侧。
闻君好我甘,窃独自雕饰。
委身玉盘中,历年冀见食。
芳菲不相投,青黄忽改色。
人倘欲我知,因君为羽翼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橘柚挂满了美好的果实,但却生长在深山旁侧。
听说您喜好我的甘美,我就暗暗自个修饰起来。
托身珍美光洁的玉盘,经历年月期待主人品尝。
但主人不赏识我的美质,久搁而颜色由青变黄。
倘若要人们深入了解我,还得凭借您作介绍啊。
注释
柚:或作“櫾(yòu)”,果名,橙类。
君:指某位享用者。好(hào):喜爱。
窃:私下,私自。雕饰:雕琢文饰。
委身:托身。“委身玉盘”,比喻投入仕途。
历年:经历年岁。冀:希望。
芳菲:芳香,香气。不相投:言不合意。
傥(
赏析
这是一首比兴体的作品,诗人借橘柚为比,来写自己的遭际和心愿。咏橘见志,屈原早年就写有《橘颂》,其开头几句写道: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。”意思是说,天地孕育的美好的橘树,它只适应南方的水土,它把根深深扎入南国的土地,再也不愿意迁徙。这显然是借以表现自己的独立不阿、洁身自好的品格。这首“古诗”的写法当受到屈原的启发,但用意却不同。
此诗开头写道:“橘柚垂华实,乃在深山侧。”前句着一“垂”字,见出佳果累累,后句以一“乃”字转折,见出所生非地、难为人知的遗憾。可见此橘并不“壹志”于“不迁”,而是觉得自己具备这样的美质,就要见食、见用。
创作背景
这是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作品,当是出身寒微的士人所作:作者好不容易结识了一位显贵,委身于这位显贵的门下,期待引荐,但久不见动静,因而不免焦灼、怨望,作此诗投献,以期动其恻隐之心。东汉的统治者尊重处士只是表面,实际上并不能让有才能的人真正得到施展的机会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吴小如 等.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2:183-184
简析
《橘柚垂华实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诗人借橘柚为比,来写自己的遭际和心愿。全诗通篇将橘柚人格化,除头两句外,都用第一人称,让橘柚自我表白,情感表现得很真切,表现出诗人怀抱高才被闲置不用,希望得到有力者的荐引,是那个时代士人的常情常态。
别诗三首·其一
佚名〔两汉〕
有鸟西南飞,熠熠似苍鹰。
朝发天北隅,暮闻日南陵。
欲寄一言去,托之笺彩缯。
因风附轻翼,以遗心蕴蒸。
鸟辞路悠长,羽翼不能胜。
意欲从鸟逝,驽马不可乘。
悲士不遇赋
司马迁〔两汉〕
悲夫!士生之不辰,愧顾影而独存。恒克己而复礼,惧志行而无闻。谅才韪而世戾,将逮死而长勤。虽有形而不彰,徒有能而不陈。何穷达之易惑,信美恶之难分。时悠悠而荡荡,将遂屈而不伸。
使公于公者,彼我同兮;私于私者,自相悲兮。天道微哉,吁嗟阔兮;人理显然,相倾夺兮。好生恶死,才之鄙也;好贵夷贱,哲之乱也。炤炤洞达,胸中豁也;昏昏罔觉,内生毒也。
我之心矣,哲已能忖;我之言矣,哲已能选。没世无闻,古人唯耻;朝闻夕死,孰云其否!逆顺还周,乍没乍起。理不可据,智不可恃。无造福先,无触祸始。委之自然,终归一矣!
塘上行
甄氏〔两汉〕
蒲生我池中,其叶何离离。
傍能行仁义,莫若妾自知。
众口铄黄金,使君生别离。
念君去我时,独愁常苦悲。
想见君颜色,感结伤心脾。
念君常苦悲,夜夜不能寐。
莫以豪贤故,弃捐素所爱。
莫以鱼肉贱,弃捐葱与薤。
莫以麻枲贱,弃捐菅与蒯。
出亦复苦愁,入亦复苦愁。
边地多悲风,树木何修修。
从君致独乐,延年寿千秋。